瘦身操、運動慢、肌力量、……正在流行

瘦身操、運動慢、肌力量、……正在流行

快去看一下,你的小腹和腰部有肥胖嗎?這絕對是現代人的一大困擾啊!

我是時常打籃球的愛好者,年過中年之後,腰部小腹還是有些屯積出現。無意間看了幾本瘦身的書籍,發現最新的理論不是有氧運動、不是強烈運動、不是費力運動、不是快速運動,反而是要求在重點肌肉上進行活動,利用簡單的動作來強化肌肉的雕塑,並同時用肌力燃燒脂肪。

有的書甚至指出重點關鍵在於肩胛骨,也有的書甚至指出保持縮小腹動作即可達成,主張不一但理論約略相同。最一致性的是在於動作訓練,全都設計的極為簡單,有其針對性效果發揮。

這是一篇來自蘋果日報報導資料,動作設計來自於專業運動健身的專家,相信它的實用性對現代人是非常有益的。把它化作心智圖收藏分享一下。請各位讀者至報導網頁閱讀原文說明。
 

運動是人類必須要做的事,要想發揮效益,貴在「有恆」。如果只是一時興起,做一天休三天或是一週做一次,都是根本無益的啦。小心肥肉掉出來,大家加油哦!

XMind 心智圖分享

校園「全腦學習潛能開發」講座…憂心有感

校園「全腦學習潛能開發」講座…憂心有感

–– 併談左腦右腦論說之迷思

最近有關「右腦開發全腦學習潛能訓練」之類的講座是不是已經瀰漫各地校園呢?業者利用這樣的管道,大肆透過學校舉辦座談演講,直接接觸學生家長們,灌輸「右腦思考」的偽科學說法,或教用潛意識的催眠手法,是否適當呢?教育界的高人或教育部的長官,是否該出面來表態一下呢?

前一陣子,我家唸小二的小朋友,學校聯絡簿上出現一個親職講座通知,說是請到全腦潛能開發構的專家來演講《教養良好與成效學習》的課題,提到親子溝通、正面思考、右腦啟動、記憶高手等等內容重點。基於我本身對此部分向來有所研究,就報名參加去聽看看,看有什麼值得學習之處。

就演講內容來看,講者首先提到大腦左右思考的不同,利用左右手設計動作的轉換變化,來證明右腦控制是需要多練習(……肢體左右不自然的動作刺激右腦?乾脆全改用左手好了)。接著指說的大腦中的"松果體"(所謂的第三隻眼)掌管創意,需要利用潛意識的正面力量去激發(……開天眼原是仙道修行之術)。教大家利用小孩睡眠後說話鼓勵的方法,保證三個月後會有驚奇改變。(……就是有點催眠術作用)。又引用"水結晶"的實驗報導,來引證不斷的正面話語,可以催化出變好的結果。(……超玄的!)

本圖來自《過動症與腦部發遲緩有關
厲害的是,接著提出兩張醫學病症評量表:〔注意力不足症狀〕、〔過動症狀〕。講者告訴家長們要特別注意小孩子是否有多數符合的症狀出現,更補一句說六歲以下就要小心進行修正,而且說醫院兒童心智科表示這是只能吃藥控制而無法治好的病症,可怕啊。(……想來這個時侯必然有很多家長被嚇壞了吧。)

註:不用自作緊張,請大家參考這篇《過動症嗎?先考慮其它因素再說

後面,講者拿出一些英文單字的圖像聯想法來教大家如何記憶,透過圖像故事可以把記憶深化(……這是事實)。甚至利用圖畫聯想教大家記憶一串台灣的河山名稱等。(……這個方法已不是秘密了,老師教學早已常用這招的吧。)確實,大家配合玩得很開心,(……似乎覺得很有一套管用方法。)最後利用抽獎贈送來收集家長提出的疑問和聯絡方式資料,事後提供進一步的聯絡解答或諮詢。(……應該就是後續商業服務吧。)

整個演講完全不涉及商品服務的銷售,是以出於好心善意的敘說方式,讓人默默接受這些觀念用意,是很成功的演出。講者表示已經在各地校園裡進行無數場人的演講(……從網路尋搜結果來看,應該不假),現場參與者非常認同講授內容,獲得不少好評。(……現場觀察在座觀眾的確很投入。)

多數家長們都很投入演講,自然是因為基於"害怕小孩輸在起跑點"的心理,而又對此方面研究完全毫無知悉的,所以特別會感到有興趣,也特別容易不經判斷就接受看似有理的說法了。我無意要去制止這類的推廣活動,有些說法是真的有點幫助,是值得的。而有些說法則是別有用意的設計,需要家長們多用科學頭腦加以理智研判了(……這也可算是一種不錯的頭腦心智訓練吧)

我個人認為,政府(教育部)不需要過度去保謢人民,不用花心思去設計沒用的防呆的機制(……有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全民又不是全是傻子,自然有識者會出來發言,讓真理會愈辯愈明。至於能不能讓真理發言得到很好的反思和支持,有效提昇人民的智慧判斷能力,就需要適當的動作執行力了。

渲染左腦右腦之說其來有自

如果你仔細查看英文版維基百科 "Mind Map" 條目下,會發現一句文字說道
"Buzan also uses popular assumptions about the cerebral hemispher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xclusive use of mind mapping over other forms of note making."
此正說明了心智圖法創始人 Tony Buzan 是利用假設性的半腦學說來鼓吹心智圖的運用。
另在中文版維基百科 "心智圖" 條目,有句陳述如下:
『然而,學術研究表示這樣的主張實際上可能是基於對大腦和大腦半球(Cerebral hemisphere)誤解的銷售宣傳。評論家主張「腦半球側化理論」(hemispheric specialization theory )在心智圖製作應用時,已經被界定為偽科學。』
更是說明的再赤裸明白不過了。很多從事傳統心智圖法教學的業者(…不是學者),根本就是有意地忽略、刻意地避開這一段重要正確的科學觀念。

人類的解剖學很早就發現大腦組織左右兩半,交叉控制身體左右半部運動神經,但仍無法解釋大腦組織在思考上的控制作用。直到60年代醫學上有人利用中風病人來實驗半腦對知覺的感應,摸索出左腦右腦對邏輯感性的分工反應。70年代推行心智圖法的發明人正好就拿這個初發現的理論,來影射它對圖像右腦的強化作用(……反正大家對大腦思考作用是一知半解的)

各位讀者,你可能已經猛然發現這個左腦右腦分工說法卻已是50年前的產物了,直至今日仍有人對此抱著不放,其原因自可推知(……市場確有其需求,尤其是在考試文憑導向的國家)。現在科學對顧大腦的研究已有更深入的成果出來,真正的大腦思考運作其實還是由全腦在快速傳遞判斷處理的,大腦部位的分工只是說明它的反應強度和管理區域是分佈不同的。絕對不可能藉由針對腦部某個區域進行訓練來達成特殊能力的增強!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愛因基坦的大腦在過世後由醫師解剖保存下來,研究發現其重量大小形狀均是與一般人毫無差異的。

大腦進行思考本來就是全腦自然在運作,根本就不必倡言什麼「右腦革命、全腦學習」的。快速記憶也只是目的在應付考試,忘記卻是天性使然,記多記少無關人生成就。人類所需要學習的是思考技能(推理和尋解)的應用良好習性正確方法的養成,可以有一些工具來輔助利用,但完全沒有速成的捷徑或跳昇的魔法而不用努力。

所以,人類大腦(或內心)如何處理資訊判讀問題推理思考,仍是一個大謎。你要用潛意識去催化、要用催眠術去牽引,都或許是有其可能性。而推崇人們進行心智潛能激發,無疑是一種自信力量的給予,是一種正面鼓勵向上學習的善意說法,並非罪惡行為。市面上各種技法祕術,人人吹噓無妨、討論瞎扯無妨、玩玩試試無妨,但就是不要去迷信,要用理智去判斷,不要掉入陷阱被人洗腦,才是真正有智慧的現代人啊!

補充說明:
『心智圖法』是一種可輔助人們用於思考發想、記錄心得的好用工具,而利用軟體操作的『數位心智圖法』則更加可用於資料收集整理、腦力激盪、策略專案的工作應用。只是,原創始人機構以往傳統上太過於偏向以"大腦腦力激發"來作為使用宣傳,我們相信這是出於善意的作為。……新時代的人們應該要用真正效益的觀點來鼓吹這項工具的利用才對!




Mind Map 與中文譯詞的聯想

Mind Map 與中文譯詞的聯想

併談「水平思考」、「垂直思考」字源謬譯


關於 "Mind Map" 或 "Mind Mapping" 的中文譯名,早期有人譯作心圖、腦圖、心智地圖、心智繪圖等。後來因為有人將「心智圖」一詞用在商業上推廣,並在大量在中文譯書上使用,所以長久下來變得大眾所熟知的名詞了。

這樣的中文名詞其實有個大缺點:會讓人直接聯想,以為是用在開發心智能力的圖表。這是極大的錯誤,它在此方面完全無關。就算它一直拿左腦右腦功能來比喻,也只是偽科學的宣傳作用。是否有人用心如此,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我個人早期是以『心智映圖』一詞來作中文譯詞使用,應是比較符合圖法的原意:就是把心中所聯想到的,用邏輯判斷整理過後資訊知識,用特別的圖像表現映射出來。

而在大陸則是使用「思維導圖」一詞。我個人覺得這個中文譯詞也是非常傳神:把思維所見所現,導出圖像來呈現。

至於哪個中文名詞比較正確呢?則是見人見智的觀點,並沒對錯可判。甚至有人另創其他名詞來用,例如心思鏈圖、創意心圖等,是各憑喜好的,據論不一。在國外有人改用 "idea map" 來從事顧問教學工作的(可能是為了規避專利權使用的衝突),其實都是相同的東西,改改包裝換換名詞而已 。

所謂「標準」的產生,是大眾多數公認且長久慣用而形成的。只能說在不同的地方面對不同的讀者,進行溝通的時侯要用對方已知的語言文字用詞來進行交流。有人大作文章來批評各個中文譯詞函義差別,不過只是抒發己見,其實是很沒意義的。

長期以來,有些中文譯詞不淪不類,卻也只能接受,譬如像是「部落格」一詞,原文 Blog 是 web 和 log 的合字,而與中文的「部落」一詞毫無任何意義牽聯。相較之下「網誌、網格、博格」等名詞就比較符合原義,反而少為人用。

另外,也有些中文譯詞是胡亂編造產生的,像是「垂直思考」一詞,常被用在市面上大小心智圖法的教學課程裡,以訛傳訛,會造成學習者誤解原始真義而觀念混淆。

來源網頁 MINDWERX
原來,有個很有名的原文專有名詞  "Lateral Thinking" 被譯作「水平思考」。其實就其學術詞原義或英文字義來看,根本毫無「水平」之義,它是有「橫向/側面/跨躍」的涵意(在中文名詞上的確是不好翻譯)。在早期譯書文章一開始就用「水平思考」冠上之後,反而害得大家要從「水平」兩字去揣測其義,時常不得其解。

有好事者不明其真義,又將「水平」對比延伸出「垂直」,創造出「垂直思考」一詞,其實這是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啊!偏偏他們又將聯想法理論中的 Brain Bloom (思緒綻放) 和 Brain Flow (思緒飛揚)二個原文名詞混同套用,說它們就是指水平思考和垂直思考。意念上好像蠻符合其用法的,探究其義其實是連篇錯誤的。

不相信的話,可以查看一下維基百科原文 "vertical thinking" 的條目,裡面是只有一句瞎扯說它可以視為水平思考的相反詞,但實質上卻完全沒任何學術理論在這上頭做文章給予任何說法支持解釋的!(……也就是子虛烏有的想像名詞)

我們在進行數位心智圖法課程教學服務時,會在針對「腦力激盪」案例時說明以上的理論,但不會去使用「水平」或「垂直」的錯誤譯詞來教學。而只要把它比喻成「並聯」和「串聯」來描述聯想思考的型式,再使用例子說明出來,大家一聽就懂了。(PS. 如果您是上過課程的學員,可能以為我沒有提到水平垂直思考的東西,其實是個大誤解喔。)

真正的『水平思考』意義是:在創意發想時利用 "PO" 的技術來作個突破跳躍,創造出新的思考路徑來……。該技術原義深廣(很厚的一本書),講起來有點費神,又是一般人不太容易使用的,所以還請各位自行研究吧。

我們的教學原則是只去教給大家正確的東西,至少是經過我判斷查證過的。市面上傳統心智圖法業者常把類似相關的其他理論帶進學習課程裡(是為了填充時數?),讓學員覺得心智圖法應用很有偉大高深之處,這樣做法是有它的好處,但也有壞的一面產生,大家要小心注意。

*       *       *

後補:

我找到一篇國外專文探討 「水平思考」 和 「垂直思考」 的。……有著不錯的圖解和內容,可以分享一下!  →  BENEFITS OF VERTICAL THINKING TO HORIZONTAL THINKERS
來源:ZENPUNDIT

他用 視野廣角 (View) 和 專業深度 (Expertise) 兩個座標向面來解釋兩種思考的不同程度影響性。但並不涉及有任何特殊方法技術來說明操作的過程和可能的效益。……所以,這兩個名詞只能算是以水平垂直來描述思考的程度分別,不能算是一個學術理論。

至於國內一般顧問補教業講師要怎瞎扯這兩個名詞,那就看他說得有沒道理?以及你要不要判斷一下再接受嘍!

🔢🃏 知識存在潛藏價值.分享利用加倍力量!● ● ● .... 技術提供:Blogger.